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——曹育赟
来源 / 发布时间 2025-01-15 / 点击 0
曹育赟,学院工程技术系软件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。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在实践中能熟练使用电脑办公软件,培养自己的职业认知,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2024年参加了志愿者活动,在北京首都志愿一个月,在成为志愿者之前,我接受了培训考核。这些培训包括工作的基本知识,礼仪和沟通技巧等等。我不仅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,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我立志在计算机方面深入研究。

在充实的奋斗中结束了我的大一生活,在过去的一年里,我一直积极主动的学习,敢于探索。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,努力完善自我,不断进步,稳步前行与自己的理想接近,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,时刻严格要求自己,努力做到全面发展。
记得刚踏入大学校园时,我就被校园里志愿服务的氛围所感染。看到学长学姐们热情地投身于各项志愿活动,我的内心也燃起了一股服务社会、奉献爱心的热情。
所以当学校组织去首都天安门当志愿者时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报名。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,在北京的志愿服务中,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付出对于他人的积极影响。这份工作让我有机会与来自不同背景、不同职业的人相遇、交流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、理解他人,并学会了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想法。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,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。

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——曹育赟

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——曹育赟

在每一个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,轻轻拂过天安门城楼的金碧辉煌时,我身穿志愿服,站在人潮涌动的广场边,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激动与使命感。在成为天安门志愿者的初期,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语言。我的英语并不流利,起初,面对外国游客的询问,我常感力不从心,那份挫败感几乎让我想要放弃。但每当看到游客们期待的眼神,以及他们因得到帮助而露出的笑容,所有一切想法就都消失了。为了克服语言障碍,我开始学习英语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,从基础单词到日常对话,力求每次在与外国人交流时没有障碍。在天安门广场的安检口,每一天都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,展现着人间百态与社会的缩影。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,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同的故事与期待。有坐着轮椅带着徽章的老人,眼中闪烁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怀念;有孩童兴奋不已,对即将到来的天安门之旅充满好奇;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,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与梦想汇聚于此。在整个过程中,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与挑战。有的是初次到访,对安检流程不甚了解;有的是携带了违禁品,需要耐心解释并妥善处理;还有面对严格的安检措施,表现出不解。但每一次,我都以平和、专业的态度去沟通、去解决,因为我知道,我的每一份努力,都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秩序的重要一环。

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——曹育赟

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——曹育赟

这些经历还让我学会了耐心与细心。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,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观察、判断与应对,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遗漏。这种职业素养的提升,不仅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,也让我在生活中变得更加从容与自信。

今后,我将继续以积极的态度,饱满的热情,把握机会,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去。我要学好,学通文化和专业知识,掌握做好专业工作的知识和本领。做到“干一行,爱一行,学一行,钻一行,精通一行”。